网站登录    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青小快讯>>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优化课堂语言表达,预约最美成长姿态
发布时间:2017-03-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henyi
 怎样让每一节数学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围绕这一个重要课题,3月13日下午,青小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六(1)班聆听了李楠老师带来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前,黄燕娟教导分配了记录任务。1、徐杏蕊老师记录提问语言。2、沈婕老师记录评价语言。3、蒋小科老师记录小结语言。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围绕“关注数学课堂教师语言的表述”展开讨论,李楠老师的课堂具有2个特点:1、教学语言精练。2、评价语言专业性。同时,教研组成员提出了1点建议: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实事求是,不能为“鼓掌”而鼓掌。

教学语言精练

      比如,出示3种将原图“放大”的图片,只有1种变化属于数学上的放大。李楠老师是这么提问的”从 图1 到 图2、3、4, 有3种变化情况,但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为什么?”。再比如,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之后,要具体研究是怎么放大的,李楠老师又是这么提问的“如果给这两张照片标上数据,想一想:图1-图4是怎么放大的?”语言精练是指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上,使学生一听就懂。

 

评价语言专业性

       比如,出示3幅图片,提问:是不是都属于图形的放大?学生说:图4的长和宽放大了相同的倍数(或可以说形状不变),图5长和宽都放大了,但放大的倍数不相同(或者说形状变化了)。李楠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啊,你理解的放大的是长和宽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一个“很好”,远不能概括好在哪里,关于对新知的理解,教师的评价是学生纠正认知的偏见,进一步升华认知的过程。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实事求是,不能为“鼓掌”而鼓掌

       鼓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认为不精彩也可以不鼓掌,教师也可以及时提问不鼓掌的原因,怎样才能赢得你的掌声。此时,不鼓掌的理由可能比掌声更出彩。

        精妙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好一节课和学生学好一个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青小教师都能尽可能的优化课堂语言表达,预约最美成长姿态。459_1489406962_3429512.png.jpg

459_1489406922_8130789.png.jpg

459_1489406869_8675870.png.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9   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竹林北路青龙苑内    联系方式: QQ:9941820    电话:0519-85502675
    苏ICP备05044736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