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人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头顶上的星空,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正一步步的实现。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开阔孩子们的视野。8月3日上午,四年级航天爱好者们有幸聆听了一场关于载人航天的精彩讲座,很荣幸邀请到来自原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钱军工程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盛宴。
人物介绍
钱军,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工程大学飞行器测试与发射工程专业。原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二室副主任、工程师,专业技术八级,上校军衔,历任参谋、组长、副主任等职。曾参加以“载人航天工程”CZ-2F火箭为代表的七种型号火箭、共60余次大型航天发射任务。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
科普讲座
钱主任从人类如何才能进入太空、为什么要进入太空两大块给孩子们讲述了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相继发射成功;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投入使用;从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升空;到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建设全面启动。
孩子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好奇,钱主任通过影音资料、图片等向孩子介绍有趣的太空生活,了解了航天员们的衣食住行。
游戏互动
通过一个游戏,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想要成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首要条件就要身体素质要过关。瞧!孩子们跃跃欲试,结果转了几圈下来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呢!
线上学习
为了让小青苗们都能了解我国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8月3日下午,我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线上主题活动观看。瞧!孩子们们听得津津有味, “致敬航天英雄,厚植航天精神”成为了同学们最美的憧憬。
学生感悟
四1班 吴嘉瑞
从神舟五号杨利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到神舟十四号圆满发射,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深深影响着我。
四1班 吴梦凡
通过今天的航空航天讲座,我了解了载人航天飞船,它由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推进舱可以使飞船到达太空,是必不可少的;返回舱可以让宇航员安全着陆,非常重要;轨道舱则类似于“生活区”。
四2班 张涵:
我感受到在伟大的载人航天飞行背后,是多少航天员的汗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力支持下,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翰天空刷新“中国高度”。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四4班 程浩哲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讲中国的航天知识,老师用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片浩翰的星空。内容生动有趣,丰富的航天知识把我带到了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打破了以前我对航天知识的理解。让我认识了以身视险的杨利伟,第一个登录太空的女英雄刘洋,知道了火箭从发射到降落的全过程......让我知道了许多的太空知识,还知道了许许多多为我国航天知识付出努力的工作者,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能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四5班 李文豪
上了这一堂航天讲座,我知道了在为航天默默努力的人们,也知道了登上火箭的困难度,需要面临强大的圳练。我感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定一个目标,一直坚持不懈做下去,就会成功。
四5班 霍怡萱
⼩时候,我常常倚着爸爸的肩头,望着那浩瀚的夜空,看那闪着光焰的星星,内⼼充满了无限向往,这渐渐地成了我的一个梦,航天梦。
此次航空航天科普知识讲座,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将热爱科学的火种埋进了心田,希望孩子们能如本次活动主题一般,致敬航天英雄,厚植航天精神。
(撰稿:李楠 图片:李楠 编辑:杨柳 审核: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