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进一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12月12日,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展了线上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观摩课例为主,40周岁以下的道法老师齐聚线上,共同学习了华润小学何燕老师执教的《网络新世界》,本节课是省赛一等奖优秀课例。在教学中,何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使用AI语音技术朗读老人的朋友圈,让学生找找朋友圈定位,从学生日常所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用好信息技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观看视频、网络买票、调查问卷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树立法治意识,共同维护网络世界的秩序。
学习结束,大家收获颇丰:
何璐:何老师的课堂也充满了思辨性,网络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充满了危机与挑战,在一步步的情境创设中,让学生明白网络世界中要遵循规则、树立法治意识。最后更是通过“清朗行动”这一实践性作业,将课堂与生活连接,让课堂所学延伸至真实生活,用所学指导生活,完成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朱燕凌:何老师这堂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领略到了网络世界的精彩纷呈,感受到网络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何老师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何老师还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程蓉:何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度高,且充满力量感。整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朋友圈入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勾连起真实的生活体验,通过思维辨析、角色扮演,让学生有真实的感悟,搭建起了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教研活动为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了解了情境教学的逻辑路径,明确了教学永无止境,教研永不停步看,老师们将继续坚守课堂主阵地,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撰稿:程蓉
摄影:道德与法治教研组
审核: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