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上午,国家级课题“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系列研修活动(十一)暨初中地理、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举行,深入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如何变革,跨学科学习如何落地。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戴慧、常州市初中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陈娜,常州市地理、道德与法治教师、江苏省朱志刚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和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科技让梦想成真》精彩上演。活动中,教育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新技术的巧妙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促进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堂开篇,常州市北环中学的季舒婷老师以“仰望星空,梦想的开始”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踏上追梦之旅。在课堂中巧妙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引领学习方式的革新。借助VR眼镜,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太阳系,沉浸式体验、近距离观察八大行星的运转。VR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将抽象的宇宙概念具象化,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积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季老师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梦想,充分展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变革学习方式的巨大潜力。
随后,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的程蓉老师站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角度,创造性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小组合作,思维辨析,写下励志卡片等环节,激发学生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对航天人的敬重感,对生在当今美好社会的幸福感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学生在体验式、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中增强科学自信,感悟了航天精神,激发学生想用科技来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的志向,达成知行合一。
钻坚仰高,笃行致远。在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陈娜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本次活动致辞以后,2位老师分别作主题讲座: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程蓉老师以《教育元宇宙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为题,围绕“教育元宇宙”的内涵、意义,本次跨学科主题确定的过程、本次活动如何实现教育元宇宙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几个方面进行分享;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小学程晓晓老师以《青籽园:“菁茁少年”品格涵育行动》为题,从环境、队伍、活动、评价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的具体推进、实施过程,2场讲座让在场老师收获颇丰。
三人同行,左右为师。在评课环节,来自常州市二十四中学的蒋奕君老师、常州市湖塘桥初级中学的万蓓老师以及常州市横林初中的徐晓成老师,依次对此次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评价与全面的总结。三位老师达成共识,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巨大的机遇。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够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为培育出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贡献着强大的力量。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 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戴慧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教育元宇宙赋能跨学科学习充满期待。同时,她指出:一、技术如何赋能课堂,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希望老师们继续不断思考、研究并形成成果,辐射给大市的老师;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通过借鉴、补充去填补课程本身的空白,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沉下身、研究跨学科教学的范式、实施流程,将好的方法推广出去;三、跨学科教学中,老师要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实现从“跨学科”走向“融学科”。常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老师认为本次研究课为虚拟现实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宝贵经验。可以看出VR技术在初中地理与生物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跨学科知识、方法的高度融合,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他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中的亮点,以学科为落脚点,以单元主题设计为背景,既落实了道法、地理学科的学科融合,又依托情境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一人行快,众人行远。此次活动聚焦教育元宇宙技术,赋能跨学科教学,探索高效学习模式,践行学科融通理念,积极推进深度学习,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双提升。让我们一起:在深冬时光里赶路,步履不停;在跨学科教学中深耕,进阶不断!
撰稿:季舒婷 程蓉 摄影: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