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
见证着追梦的步伐;
岁月,
铭刻奋斗的足迹。
回望2024,
全体青小师生凝心聚力,
收获累累硕果,
让我们回顾这份精彩的答卷。
壹
党建引领 聚力育人
学校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种子教育”理念下,响应区委教育工委“‘百千万’初心育宁星课堂”党建项目号召,让生命的种子在共建共筑共享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学校党支部加强联动,携手区城管局走进横塘河湿地公园,将绿色的种子“植入”大家心间;开展“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培育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时代新人;通过实境课堂来到瞿秋白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事迹。同时,学校党支部积极申报新一轮书记项目,整体构建《打造“好种子”党建品牌 赋能劳动教育落地生花》,发挥“党建引领+劳动育人”的作用,用好校内、校外“生活化劳动教育”场域空间,涵育具有“爱韧践志”的“好种子”。学校拍摄完成星课堂《一路向“潜” 从浅蓝走向深蓝》,《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追“锋”少年》项目在市、区级主题活动评比中荣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贰
规行致远 教学相长
学校坚持规范办学,以深度检查、巡课调研、专项视导等方式,抓铁有痕地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以行政听课、作业检查、跟踪指导等方式进行学科调研。新课标颁布以来,在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各教研组深耕校本教研,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在各级各类基本功、评优课、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一位教师获得省二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市一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市二等奖,六位教师获得区一、二等奖,一位教师获得市“十佳辅导员”。六位老师指导的学生作文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二(4)班在区整班写字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区常规调研中,专家共听取20节课,优良率达100%,青小互生共创的“种子课堂”得到了认可。
叁
以劳育人 心心向“融”
学校以“种子教育”理念为核心,依托三类体验中心,时时开展劳动课程,月月进行劳动研讨,人人都是劳动模范。学校以社团课程为依托,开展18个劳动主题的社团,为孩子们提供了劳动实践的机会;以“每月一技能”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争做劳动小达人……以劳育品德,以“竞”显成长;以“三公里”宜学圈研学活动为载体,开展五色研学之旅,每一个青小娃都是“爱劳动、会生活、善创造”的生活实践家。
肆
多彩活动 德育润心
学校坚持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增强少先队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仪典活动、主题活动、节日节点活动与劳动特色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入队礼、入学礼、毕业典礼,仪典活动庄严神圣;体育周、艺术周、读书月、科技月,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田坊家系列”特色活动,传承劳动之美,培养“爱韧践志”的“菁茁少年”。开学日,“菁茁”少年们用“超炫酷的笑容”“超炫酷的自信”“超炫酷的设计”呈现了一个个“超炫酷的自己”;六一开展“返老还童”活动,寻老物件、玩老游戏,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纯真;每月劳动技能大比拼,通过“以赛促劳”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技能。
伍
以“美”育人 体质赋能
学校深入贯彻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我们坚持推进体教融合,精心组织学校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引进校外体育社团,提供专业指导与训练,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外延。19人次在省武术比赛、市羽毛球锦标赛、市跆拳道锦标赛以及区田径运动会中获冠、亚军。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在“班班有歌声,经典咏流传”班级合唱比赛中,学生们用歌声传递了经典的力量;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多名学生在舞蹈、绘画书法、“三独”比赛获二、三等奖。我们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并积极推进“正脊”行动,合理调整学生桌椅高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陆
教师发展 成绩斐然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通过网络研修、邀请专家、团队协作等方式,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青春修炼营”落实常规训练,粉笔字练习稳扎稳打,与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展示教师粉笔字;暑期承办二实小集团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通过以赛促训的形式,提升每一位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一年来,论文方面收获可喜成绩:学校有11位老师获得市、区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有16人次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25位老师获市、区级荣誉称号。
柒
教育科研 行稳致远
学校教育科研团队秉持着“创新、实践、绿色”的理念,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承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结题鉴定活动,受到专家好评;学校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整全育人校本模式的架构研究》顺利结题,区级课题《小学英语课堂中“图形组织者”的设计与实施研究》顺利开题。学校内涵建设进行系列化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品格提升工程《青籽园:“菁茁少年”品格涵育行动》成功立项省级工程;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科技种植育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顺利结题;市“教学成果”项目在一次次汇报、验证中有序推进;承办的市劳动教育推进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学校办学经验多次在省、市平台进行分享交流,陈娜校长受邀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课程教材研究活动,提升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力。
捌
倾情关爱 幸福成长
学校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固定开放时间;每学期针对家长、教师、学生开展专题培训,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心理教师李玲获区评优课二等奖。关工委工作精心抓好顶层设计,精细做好日常工作,精准服务学生。学校积极打造“幸福+”工会品牌,校内健康驿站为教职工打造了舒适的身心港湾,成为他们幸福的家园。教代会制度、慰问制度、人性化的考勤制度,增强教职工民主权利的同时,更提升了责任意识。依托春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等节点,开展烘焙、运动会、文艺表演等丰富的文体活动,赋予教师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玖
环境改造 焕然一新
学校因地制宜创环境,加强校园物化环境设计和空间布局,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开发育人实践场馆,助力学校“田坊家”课程落地实施,彰显学校特色。教职工健康驿站改造扩建,满足了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青食馆”、“青织坊”的建设启用,丰富了学生的实践基地;学校卫生间、应急通道指示牌、专用教室灯光改造,增强了学校整体设施水平;空调的安装、电力的扩容,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校园环境的升级改造使青小面貌焕然一新。
拾
学校发展 载誉前行
学校秉持“为每个生命全面而有个性地生长”的办学理念,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结出累累硕果。本年度学校接受各级各类检查、调研、承办活动13次,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学校成功创成省品格提升工程、市“第七批教科研基地”,被评为市“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先进单位”、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团体优秀学校”、“天宁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进单位”、“天宁区基础教育内涵项目建设优秀单位”、“天宁区学校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天宁区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多维度、多平台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新动态,联合常州电视台拍摄“家门口的好学校”,2024年学校累计发布新闻260余篇。
回望走过的2024,
每一个脚步都坚实稳重,
每一次拼搏都闪闪发光,
感谢每一个奋斗的你我他。
2025,
让我们继续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文稿:全体行政 审核:校长 编辑:徐钰涵